哲学史

哲学史  >  中国哲学家  >  正文

身份之争

        历史上对老子的身份确认并不详细,《史记》一书的《老子韩非列传》认为老子疑似有三个可能,分别是:李耳、老莱子及太史儋。

  • 一是老聃,担任东周的守藏史藏书室官员,在洛阳管理周室的藏书及档案。史记中有记载老子是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今属河南省鹿邑县。《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老子,老姓李氏,名耳,字聃。另外在《史记正义》中记载,“老子,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名耳,字伯阳。一名重耳,外字聃。身长八尺八寸,黄色美眉,长耳大目,广额疏齿,方口厚唇,日月角悬,鼻有双柱。周时人,李母怀胎八十一年而生。”。老姓出于老童,颛顼之后也。而李氏出于皋陶,“理”、“李”古通,该族以官为氏。理官即今之司法官也,掌审判。后人或称其姓李,或谓老为生而白首,或愈说愈玄,实为姓氏不分,而大作文章所致。一说先秦典籍中没有提及“李耳”,此二字或由“老聃”二字转出亦有可能。“耳”与“聃”字义相应。“老”和“李”古音同,“李”姓或由“老”姓转出,如荀卿转为孙卿。老子即老聃或许是可以确认的,如《庄子》文中时常称老聃,见于《天运》篇,《庚桑楚》篇等。

  • 二是老莱子,因老聃与老莱子的出生地相同。

  • 三是太史儋,司马迁在其《史记》中曾怀疑太史儋就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太史儋曾出任周朝史官,故称“太史儋”或“周太史儋”。不过许多人不认可这种观点,他们认为周太史儋后于孔子一百余年,与《礼记》等诸多典籍所记载的孔子入周问礼于老子不合,二则,据《史记》记载,他曾经西入秦会见秦献公。但至于见秦献公的年份,司马迁也没弄很清楚,他在《老子列传》中认为是孔子去世后129年,也即公元前350年。但在《周本纪》中又说是周烈王二年,即公元前374年,相差了24年。而据郭店楚简中已有《老子》的摘抄,说明那时《老子》一书已比较流行。郭店楚简的年份也定在在公元前350年至公元前300年前之间。《老子》果然为周太史儋所著,不可能一成书就流传到楚国去。所以司马迁在写到周太史儋时,用了“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来表示以周太史儋为老子,只是当时的一种推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