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史

哲学史  >  通俗读物  >  通俗读物  >  正文

【张坤】孔子《论语》给人生的启示

孔子的《论语》不仅是一部谈学习方法与学习态度的著作, 还是一部谈人生理想与人生智慧的著作。每每读来都给人以莫大的启示。

对于人生的规划, 老年之后的孔子对人生的感悟值得我们每个人借鉴。孔子在《论语·为政》中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逾矩。”这是孔子在晚年总结自己的一生所说的话, 其大概意思是:我十五岁时有了明确的学习志向;三十岁时略有建树;四十岁时能明辨是非, 不受迷惑;五十岁时一切基本已成定局, 天命所归;六十岁时无论听到什么都觉得是一样的耳顺;七十岁时道德修养达到了“从心所欲, 不逾矩”的最高境界。

“十有五而志于学”, 年轻时要立下远大的志向。孔子明确地说自己到了十五岁才有了明确的学习志向, 也就是说他真正立志的时间是在十五岁。事实上, 人也只有达到十五岁这个年龄阶段才能有资格立志, 因为这个时候对客观世界以及对自己本身才会有一定的认识。

但现在我看到的教育却不是这样, 都是在褒扬早立志, 好像自幼就有远大志向的人往往能成大事。因此现在的小学语文老师在布置作文的时候就经常会出这样一道题:我的志向。而学生们经常会写一些诸如“我立志做一名科学家”之类的东西。说句不好听的, 这全是些儿戏的废话。你说一个小学生连心智都还没怎么发育, 他能懂什么叫做立志吗?他知道什么叫科学家吗?

“三十而立”, 人到30岁之前要把握好人生方向。孔子这么有能力的人到了三十岁才略有建树。但事实上孔子所谓的建树就是为自己的建功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已, 孔子三十岁以前那些经历都只是一些理论以及尝试性的实践, 只有到了三十岁的时候才真正开始他一生的事业。也就是说, 孔子到了二十九岁才找到事业发展的方向, 他在二十八岁的时候还有点迷糊甚至很困惑。孔子说人“三十而立”, 这句话到现在还很具有普遍性。试想, 我们读完大学都二十几了, 再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几年积累一些经验, 真正的事业起步都在三十开始 (而大多数人三十岁前都结婚了, 所以说先成家后立业是社会的主流) 。因此, 29岁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坎, 如果一个人在29岁的时候还没有把握好自己的人生方向, 那么他的未来是很被动的, 当你再过几年, 都奔四了的时候, 你认为自己还会精力充沛一点也没有力不从心的感觉吗?据考证, 孔子30岁至51岁在鲁国活动, 授徒讲学。很明显, 孔子心中所立志以及所想的, 就是教育。教育是贯穿孔子一生的事业。孔子一生弟子多达三千人, 其中贤人七十二。我粗略地计算了一下当今的教育情况, 从学前班开始, 也真是如果是三千学生入学, 能达到研究生的也大概是七十二个人这样的比例。看来这教育规律可真是千古不变啊!

“四十而不惑”, 人到四十要知道有所不为。其实“四十而不惑”也不是什么都不迷惑, 其意思是指在你自己这个专业领域里面不“迷惑”。如果说孔子的“三十而立”是知道了有什么该做, 那么“四十而不惑”就是知道了有什么不该做。孟子曰:“人有不为也, 而后可以有为。”掷地有声的一句。有所不为, 才能有所为, 才能有大作为。

“五十而知天命”, 经历风雨才能丰富人生。孔子51岁曾任中都宰 (相当县长。中都, 今汶上) , 不到一年, 继任小司寇、大司寇 (大司寇相当于公安司法部长) , 摄相事。孔子担任此职至55岁离开鲁国, 约四年时间。孔子的一生学问做得很好, 他希望能施展他的这些才学为民造福, 走政治道路当然是很好的选择。但是很明显, 孔子的政治道路并不如意。这个时候他觉得, 一个人, 如果想成就大事, 那真是“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啊!自己有多大的抱负与才学, 如果没有天时、地利的帮忙, 那真是徒劳。这就像有朋友请你明晚在某酒店吃饭, 但是你大后天才赴约, 那最后自然是吃不了这顿饭了。所以后来曾国藩归纳说:“谋事在人, 成事在天。”

在孔子的一生中, 有一个细节我们必须注意, 孔子这个时候怎么会知天命而畏天命呢, 他相信有命运这回事吗?其实, 五十而知天命, 是孔子五十以学《易》的结果;因知天命而畏天命, 知富贵不可求而居易以俟命。这是宇宙决定论思想。因为从这里发现人是有命运的。孔子一生努力如此, 到了最后是这个结果, 他觉得这一切都好像是冥冥中注定了似的, 所以就说“五十而知天命”。但也只有孔子这样努力一生的人才能有资格说出“知天命”的话语来。否则, 没有前面的努力, 你怎么会知道有这个结果?不知道有这个结果, 你凭什么说知天命?不要说知天命, 恐怕连自己的命也不知道啊!没有“人为”在前, 就没有资格谈论“天命”。

“六十而耳顺”, 我们需要孔子的样的修养。不是说老来耳聋昏花吗, 怎么孔子六十反而耳顺了呢?其实孔子的“耳顺”是指无论听到什么都觉得是一样的好。比如你今天说他:“孔子啊你真厉害, 是大教育家, 桃李满天下啊!”孔子会很开心。然后另外一个人却对他说:“孔子你有什么了不起, 当官连位置都坐不稳, 还说什么有大学问, 连为官之道都不懂。”孔子也会很开心。总之你骂孔子, 如果骂对了, 他会非常开心, 因为可以从中发现不足进而完美修养。如果你骂错了, 他照样乐呵呵的, 因为是你的错而不是自己的错, 他难道会因为你的错误而生自己的气?

孔子不愧是大圣人, 他的修养是一般人达不到的。现在如果你跑到街上对着某位老人家大骂, 你猜想后果会怎么样?所以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是指家有类似于孔子这样的老人家, 家中有如此德高望重大学问的老人家在, 你真是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向他请教, 他给你指的路大多数都是正确的。一生不发生大错误, 那真是最幸运的了。但是如果家中拥有一位为老不尊, 倚老卖老的老人, 说他两句就暴跳如雷的话, 那“如有一宝”这句话看来你是说不出来的了。当然, 孔子的“六十而耳顺”还有深意, 那就是对世间一切人事以及学问都等同对待, 这就是佛经上面说的“差别智”。孔子早年与非儒家学问还是有所分歧的, 但是到了六十岁的时候, 他突然觉得这个世间所有的一切都对, 没有错, 一切是非对错不在事物而全在自己的心想。这个世间所有的一切如果加入了自己主观的判断, 就都有了是非。但事实上, 世间哪能定论谁对谁错?判断对错必须有一个标准, 而这个标准却是人定的。古时候三妻四妾是对的, 现在就错了。古时候女子有才便是错, 现在却是对的。你说什么是对错?婆媳之间吵架, 你能完全辨个是非对错吗?因此, 没有“六十而耳顺”这样的功力, 不要说当一个宰相, 恐怕当一个大家族的主事都会让你烦忧。

“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逾矩”, 孔子的中庸之道是人生的大智慧。请注意是“从心所欲”而不是随心所欲。孔子到了七十岁, 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界, 可以说是已经是超凡入圣, 上达至自由意志的境界。不逾矩, 则一切行为已无太过无不及的偏弊, 达到了中庸的至德。到此境界, 趋吉避凶已失去意义, 所以孔子才能够说不占而已矣。孔子从知命到造命, 从乐天知命到从心所欲, 一共经历了三十年。虽然现在七十岁的人很多见, 但在孔子那个年代, 可真是“人生七十古来稀”啊!我接着想说的是, 孔子为什么会如此长寿?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 血气未定, 戒之在色;及其壮也, 血气方刚, 戒之在斗;及其老也, 血气既衰, 戒之在得。”

其实孔子的话与中医养生是相通的。《黄帝内经》指出, 女子“二七 (十四岁) 而天癸至, 任脉通, 太冲脉盛, 月事下, 故有子”, 男子“二八 (十六岁) 肾气盛, 天癸至, 精气溢泻, 阴阳和, 故能有子。”女子以七为周期, 男子以八为周期。但事实上, 孔子所谓的“年少时”是指女子二十一岁前, 男子二十四岁前, 这个时段男女还没有发育完毕, “坚树在始, 始不固本, 终必槁落”, 所以“戒之在色”。孔子所谓的“及其壮”, 就是指男子二十四岁后至五十五岁退休前。中青年人要戒之“斗”, 不只是指捋臂揎拳地动武, 也不仅指唇枪舌剑的凶骂, 更是指心境中贪求的好胜好强。可谓“心战于内”, 自伤血气之和谐。此“斗”不戒, 心不平正, 怎能适应人生中重担压肩的状况呢?所以, 青壮年时处处要“戒斗”, 要心平气和, 要顺其自然, “傲不可长, 欲不可纵, 志不可满” (《礼记》) 。既要发奋进取, 又要劳逸结合。工作担子再重再累, 内心要自我轻松。这样, 正如老子说的:“夫唯不争, 故无尤”, “夫唯不争, 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因为心神平正, 尽力而为, 身强体壮, 事业也能逐显成效。比之累出病来, “斗”出祸来, 要强出许多倍。可见, “戒之在斗”, 真是青壮年时期养心之要领, 也是立身处世成败之关键。

当然, 正确理解古文意思也很重要。“及其老也, 血气既衰, 戒之在得。”这个得就是得失的意思, 其告诫我们老年的处世之道就是不要患得患失, 特别是贪得无厌。但是需要注意的是, “戒之在得”只适用于老年人, 并不适合年青人, 你总不能“戒之在得”, 视金钱如粪土吧, 否则某一天你年迈的母亲生病了你可拿什么来尽孝道?因此, 年青人要努力争取得到, 在“戒之在斗”的前提下, “君子爱财, 取之有道”就行了。

(原载《上海企业》2018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