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史

哲学史  >  回顾反思  >  回顾反思  >  正文

【高健】1998年以来哲学界部分热点问题研究概述(上)

面对世纪转换的迫近,哲学界的专家学者们在理性地审思以往的哲学体系、内容和方法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大量创造性的学术观点。尽管这些观点有的还存在分歧和争论,有的还有待完善和深入,但它们却都正在为新世纪的来临作着思想上的准备。本文试图通过整理近两年来国内已发表的部分文章和著作,对哲学研究中的一些热点问题作一简要概述。

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建构的新探索

自从1978年理论界冲破“两个凡是”的思想束缚,开始反省过去被奉为神圣教条的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以来,哲学学科出现了建国以来从未有过的生机勃勃的局面。这20年来,“以对人的主体性的关注为轴心,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实践的唯物主义的探讨为重点,以哲学体系的整体建构为统摄”,在世界哲学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国哲学界通过一系列理论探讨和思想交锋,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整体水平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1998年以来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探索正是这一思想解放历程的新发展。从大量出版的书籍和发表的文章来看,反映出哲学界的专家学者们经过长时期的探索后,正在力图将自己的观点体系化以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当然,正如所有有生命力的理论一样,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同样依靠“共识下的歧见”。因此,这一探索过程充满着怀疑与反思、批判与争鸣。

1.体系哲学、哲学体系和方法论

有些论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作为体系化的哲学理论的对立而登上历史舞台的,其理论内核是实践观点和批判精神。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体系哲学”,而是“科学的革命的方法论”,这种方法论的实质在于要求从现实的、历史的、具体的视角来分析社会生活。

有些论者则提出完全相反的意见,他们认为,一门科学的体系的完整严密程度是它的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因此建立一个完整严密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任务。发展马克思主义,根本的一点是理顺体系的内部逻辑,将不够完全、不够严密的体系细致化、精密化。

还有些论者则指出,之所以出现这样的争论,是因为“概念的误会”。“体系哲学”应该被界定为“建构了某种终极真理体系的哲学”,既然这样,坚持辩证法彻底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然不是“体系哲学”;而“哲学体系”则不同,它指的是哲学内容的逻辑结构,是范畴之间的规律性联系,因此任何理性主义哲学都有体系性,这是由哲学的逻辑性质决定的。所以,把“哲学体系”等同于“体系哲学”一律加以反对,从本质上说是对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割裂;而把“体系哲学”当作“哲学体系”予以肯定,则脱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以人的实践为基础”的精神实质,使理论丢失了否定性向度。

2.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及其它

20年来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的探讨已经使哲学界形成了一个基本的理论共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两大块”分割的旧教科书体系已经阻碍了哲学对时代主题的反映与表达,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我革命势在必行。但是,在如何建构新哲学体系的问题上,依据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不同理解,则展开了一场颇具理论深度的争论。

一些论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是作为整体的世界,所形成的世界观就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其中包括自然观和历史观,而历史唯物主义其实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因此,他们主张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为辩证唯物主义体系,坚持“世界包括人类社会、人类社会包括认识”的层进关系。

有些论者则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同于自然唯物主义、实践人道主义之处就在于它所关注的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其指向总是历史性、现实性和具体性的特定的社会情境。辩证唯物主义中的“物”,不能简单地作自然主义解释,它所揭示的是“人化自然”的运动规律,至于作为其一部分的认识论,就更是一种特殊的人类社会现象,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要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统摄。

多数论者倾向于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为实践唯物主义体系,他们认为,“实践”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核心,是马克思超越费尔巴哈“直观的唯物主义”的关键所在;实践的能动性分别确定了人的对象化活动的本质属性、自然界的为人对象性的本质属性和社会历史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的本质属性,因此,它涵盖了整个人类历史和自然界。

此外,关于未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态还有其它一些观点,例如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文化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学等等。这些论述侧重寻找哲学中富于时代意义的主题,对于多维度、全方位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代功能,作出了积极的探索。

3.怎样认识西方马克思主义

“西方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最早是作为“俄国马克思主义”的对应方而出现的,它主要指卢卡奇、柯尔施、葛兰西等人所肇始的从人本主义和社会理论的角度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一种西方社会思潮,其研究重点始终在哲学上。对如何评价“西方马克思主义”,我国理论界一直存在争论。1998年以来,仍有一些文章深化着有关讨论。

一些论者认为,西方马克思主义没有立足于把马克思主义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实际结合起来,没有坚持基本原理,更没有在实际应用中推进和发展它。他们企图重建马克思主义,而这种重建表现出的特征是只抓住马克思主义哲学内的一些重要范畴,如实践、主体性等等而不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因此,西方马克思主义是在反对所谓恩格斯主义、列宁主义的名义下反对马克思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一种肢解。

另一些论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不能脱离人类文明的总体进程,更离不开世界哲学发展的宏观背景。西方马克思主义自本世纪初以来,一直关注着当代世界存在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并力图通过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西方哲学的各种思潮结合起来,使它能够回应时代的挑战。因此,西方马克思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持这种观点的论者主张在建构当代马克思主义体系时,应该在将当代西方哲学的成果转化为自己理论资源的基础上突出民族性,创建“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二、对知识经济的探讨和争论

“知识经济”(knowledge economy)这一概念按照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1996年发表的一篇题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中的定义,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由于当代科技革命空前显示了科学知识对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因此“知识经济”这一概念得到了学术界的深切关注。1998年以来,有关知识经济的中文专著出版近70本,相关探讨文章达数百篇之多,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哲学工作者围绕“知识经济”的实质、意义及其现实和理论影响所作的分析和梳理。

就已发表的文章看,大致存在以下几个争论的焦点。

1.知识经济的历史意义

多数论者认为,知识经济不仅会替代工业经济,而且这一过程作为一次划时代的新产业革命,对社会的影响比工业经济替代农业经济更深远。他们不否认工业生产和工业文明既不能也不会被知识经济完全取代,甚至认为工业与过去的农业一样,仍会是新时代的基础性资源。但是他们认为,整个社会的文明象征和主要角色将会由知识来扮演,社会的主导性资源是知识。

从论证方式上看,这些论者往往以发展的眼光着重对社会的“浪潮前锋”进行分析,其论据常常是动态和过程性的。例如他们指出,在发达国家,以知识为基础的产业产值已达其国内生产总值的50%以上,而预计2010年,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值将在世界范围内超过传统产业。

有的论者则反对将知识社会视为一种独立的文明形态的提法。他们认为,“知识经济”只是对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信息功能和属性的一种术语概括,它本身并不独立于工业经济而存在。

这种观点的主要论据有:(1)现代科技革命并没有从根本性质上改变工业革命以来形成的大机器生产结构;(2)信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最终以实物性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生产为基础;(3)知识仅仅是思想的载体,它不能取代活生生的现实世界;(4)传统生产部门的高科技化是对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推进而非扬弃。

极少数论者认为,“知识经济是垄断资本家为掠夺工业和社会基础部分的资源,巩固其在国内和全球政治经济上的支配地位而精心设计的概念。他们通常以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为理论武器,以对国家间经济关系、尤其是利益关系的分析来支撑己方观点。

2.知识经济与马克思主义理论

目前,随着对于“知识经济”的宣传和讨论进一步深入,哲学工作者们也不得不认真地思考和研究,作为社会经济重要变革的“知识经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将带来何种影响。

有的论者提出,知识价值论是劳动价值论的新发展,是“广义的劳动价值论”。在知识经济中,分配应主要依据知识性劳动创造的知识价值来进行。

有的论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传统的阶级理论必须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在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阶级的划分是以对物质生产资料的占有为依据的;而在知识经济的条件下,谁占有知识,谁就拥有财富和权力。但知识的共享性、开放性、分散性、流动性使其不同于物质生产资料,不能简单根据对它的占有情况来划分阶级,那么阶级分层的主要依据就成为了一个需要继续探索和解决的问题。

还有的论者认为,目前在“知识经济”的讨论中,一些人提出的历史观问题偏离了唯物史观的轨道。直接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全部历史的基础,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条基本原理。如果说“知识生产”将取代“物质生产”成为社会的主导产业、知识将取代资本成为发展最重要的资源,那就违背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在争论中,学者们有一个基本共识,那就是尽管知识经济给资本主义社会注入了新的活力,但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公平、不合理还广泛存在,而社会主义作为追求公平、正义、自由、幸福的学说和实践,将继续呈现出勃勃生机。

3.知识经济与信息经济

知识与信息究竟谁的外延更大,一直存在分歧。一些论者认为,知识包括“知道是什么”(know what)、“知道为什么”(know why)、“知道怎么做”(know how)、“知道谁去谁”(know who)四种类型,其中后两种为“隐含经验类知识”,无法“编码化和度量”,因此不属于信息的范畴,所以知识涵盖着信息但又不止于信息。

另一些论者认为,信息包括有关物理世界的信息、主观精神世界的信息和客观概念世界的信息,而知识存在于后两个世界中,因此知识应为信息的子集。

在知识经济与信息经济的关系上,又存在以下几种意见:

实同名异。多数论者认为,尽管信息经济(1977年)与知识经济(1990年)概念出现早晚不同,但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作为同义语使用,它们同网络经济、数字经济、后工业经济、比较经济等等概念一样,都是用来表征信息革命后形成的新的社会经济特征的。

包含关系。有人认为,知识经济的支柱产业是整个高技术产业,信息产业只是其中之一;又有人认为,信息、教育和科研共同构成知识经济时期支撑经济发展的三大资源,信息经济涵括不了整个教育与科研,只能作为知识经济的一个子集。

发展序列关系。部分论者认为,知识经济是信息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由于知识经济坚持的主体性原则、前瞻性思维构架原则和不断学习的原则需要在更高的国民素质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条件下才得到实现,因此信息产业主导化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出现是知识经济的必要前提。只有信息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知识经济才能产生和发展。(待续)

 

(原载《理论前沿》199922期。录入编辑:乾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