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史

哲学史  >  中国哲学家  >  正文

思想方面

        荀子深化和开拓了儒家思想,充分诠释了孔子没有详细说明的人性与天道观,丰富了儒学传统。儒家一些有关孝的思想以及《孝经》中若干章节源自荀子。有学者认为,荀子对“诚”的阐释,影响了《中庸》思想的形成。荀子许多理论和观念,保存在《礼记》中。荀子在儒门中特别着重文献知识,经学传授也往往追溯源于荀子,汉代传授《诗经》的三个学派“鲁诗”、“韩诗”和“毛诗”都渊源自荀子的诗学。荀子接受了贵族世袭制的衰落与官僚制的兴起,西汉初年儒家可能受了荀子政治观念的影响,适应了中央集权制的做法。荀子的门人弟子“著书布天下”,他们承先启后,对汉初文化复兴举足轻重。汉代思想家深受荀子影响。贾谊有关礼制的观点,深受荀子思想熏陶;西汉初期的韩婴受荀子启发,在其《韩诗外传》中引录荀子有关修身的著作;董仲舒反对孟子的性善论,受到荀子影响,其学说也发扬了荀学;刘向亦非常尊敬荀子。东汉时王充、仲长统、孔融三人对孝道的批评,部分继承荀子的观念。宋代司马光受荀子影响,赞同荀子而反对孟子人民有权革命的主张。荀子也影响了日本儒学,如荻生徂徕的思想受益于荀子。

        荀子可能促进了法家的发展。因韩非、李斯都是荀子学生,有学者认为荀子可说是法家先驱,亦有学者反驳此说,因为法家的形成早在荀子之前。荀子观点与法家学说有相通之处,其性恶论为韩非所继承,荀子主张用暴力对付百家争鸣,韩非和李斯都发挥这种思想。孔子诛发少正卯的故事,最早见于《荀子》,后来少正卯就成为离经叛道的代名词。荀子强调秩序,助长了专制独裁政治的发展,“可能为权威主义的兴起提供意识形态的基础”。